马过河镇:探索“人大代表+”模式助推基层治理
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正文

马过河镇:探索“人大代表+”模式助推基层治理

发布日期:2025-04-11    作者:郑罗燕

近年来,马过河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探索“人大代表+”模式,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QQ20250427-083102_副本.jpg

聚焦“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效能,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打破传统视察方式,探索推行“实地察看-监督议事-督办问效”闭环机制,使代表集中视察安排紧凑、不走过场,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视察采用“实地察看+现场问答+监督议事”的形式,确保代表带着问题看、带着思考议。2024年以来,先后组织代表对何家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马过河镇蔬菜种植基地、麻衣村冷库建设现场等开展视察,提出视察建议13条。视察后向有关部门反馈建议并严格督办问效,推动了基础设施、人畜饮水、产业发展、污水治理等问题解决。

发挥“人大代表+宣传引导”作用,当好政策为民“传声筒”。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以面对面、心贴心、话家常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和覆盖面。2024年以来,依托马龙区“蒲公英”宣讲团马过河支队,先后组织人大代表参与惠民政策、“一老一小”“两保”征缴、耕地保护、禁毒反邪、防范电诈、护林防火等宣传活动80余次,提高了老百姓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

凝聚“人大代表+网格管理”力量,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将代表工作深度融入治理体系,嵌入治理网格,以人防+技防+群防群治,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治理体系,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2024年以来,人大代表发现矛盾纠纷线索30余件,参与调解纠纷26件,带头清理垃圾300余吨,参与清理河道、沟渠80余公里,改造无害化户厕100余座,参与协调安装路灯120余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