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建载体搭平台 发挥代表专业特长
近年来,曲靖市马龙区人大常委会针对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具有各方面专业特长的优势,多方搭建载体平台,积极引导人大代表发挥专业特长优势,更好履职为民,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新担当、新风采。
设岗定责显担当
马龙区针对每位人大代表的工作岗位、文化程度、政策理论水平、履职能力、科技技能等情况设立民情民意收集岗、村务监督岗、法律宣传岗、科技服务岗、综治维稳岗五个岗位,每位代表根据岗位要求和自身情况进行自主申报,由代表小组与选岗代表签订责任状。代表每半年向代表小组汇报1次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代表小组对代表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进行考核,设岗定责情况作为代表履职的重要内容,纳入履职档案管理。通过代表设岗定责,充分发挥了每位代表的专长,让代表履职针对性更强、更有信心和激情。通泉街道区人大代表阮国仓在民情民意收集岗上收集群众建议20余条,在区人代会上领衔提出建议5条,其中2条建议被区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通过代表建议呼吁解决2000余名群众的安全用水用电、449户小区居民不动产权证办理难等问题。高文祥是马鸣乡3届连任的乡人大代表,结合个人工作岗位,主持并参与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和民间纠纷10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7%;办理答复各类信访案件100余件,办理答复率100%。
?
履职为民办实事
马龙区积极创新代表工作思路,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参与“我为选民办实事”活动,认真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 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每年为选区选民办理1-2件好事实事,促进代表依法履职,进一步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感、荣誉感,调动了履职积极性,让每位代表肩上有担子、心中有热情、办事有干劲。马龙区农村人大代表占70%以上,大多属于无职代表。由于文化程度、工作岗位、生活环境的差异,代表能力有大有小。鉴于此,区人大常委会对不同类别人大代表参与“我为选民办实事”活动实行区别对待,量力而行,不搞统一行动,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一是引导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理论水平高、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方便等优势,重点从项目资金争取、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引进等方面着力,及时回应选民关切,帮助选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二是引导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大代表重点从法规政策宣讲、科技推广、文化宣传等方面着力,帮助选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释疑解惑、科技致富。三是引导农村人大代表量力而行,各尽其能,充分发挥人头熟、村情熟、在群众中威望高等优势,侧重于多与选民交流谈心拉家常,适时了解选民的所思所盼,并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化解选民在宅基地、邻里纠纷、赡养老人等方面的矛盾,组织选民参与修沟、打坝、义务植树、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振兴等工作,带领选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增收致富。在连续十年的办实事活动中,辖区内省、市、县(区)、乡人大代表先后办实事5800余件,受到选民纷纷点赞。
多方参与强监督
马龙区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具有专业特长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增强了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每次区人大常委会会议都根据会议议程,邀请具有相关专业特长的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参与审议,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好建议,有效弥补了常委会组成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邀请相关专业人大代表参与区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评议、专题询问、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提出的建议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邀请相关专业人大代表参与政府听证会等活动,强化对政府定价、廉租房公租房的分配等行政行为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公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二是强化对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聘请具有法律知识或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大代表作为区检察院法律监督员,邀请专业人大代表参与区法院的庭审观摩、区检察院的案件听证,听取公安工作汇报,参与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检查评估等活动,推进依法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据不完全统计,马龙区每年共有200余人次人大代表参与相关监督活动。
专业活动促发展
为更好地发挥具有专业特长人大代表的作用,马龙区自2024年开始设立专业代表工作站,紧紧围绕马龙区“三区一地”发展定位,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专业代表工作站活动制度,设立了物流加工贸易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康旅休闲目的地和产教融合基地建设、法治马龙建设3个专业代表工作站,选择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的人大代表入驻工作站,依托区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组织开展代表活动。截止目前,已经组织开展专业代表工作站活动1次,有效发挥了专业特长人大代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