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炙热的心诠释责任与担当
——记马龙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李存兰
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个热心肠,温暖着身边的人;她身上充满正能量,影响着身边的人”。同事都说:“她是工作上的好搭档,生活中的好伙伴”。她就是马龙区一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财经工委主任李存兰。
当代表就要不怕坐“冷板凳”
社会上曾经流行一句话:“老了不要怕,还有政协和人大”。李存兰偏不信这个邪,2000年8月,30岁的她从旧县镇副镇长调任县人大常委会教工委副主任,在别人眼里,她是“米婆婆”跳进了“糠篓篓”,热心人坐上了“冷板凳”。李存兰却认为,党的干部,就要服从组织安排,无论到哪里都是为党工作。她唯一担心的是工作能不能做好。她怀着强烈的进取心,如饥似渴的投入到学习中;她勤学好问,经常向领导、同事请教书本上看不懂、理解不通的内容,迅速熟悉人大的职能职责、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工作程序和方式……她很快就成为了人大工作的“多面手”。她工作细致入微,连续多年负责人代会主席团成员、特邀列席人员等名单及座次表编排、席位牌摆放、会场布置及服务等工作。每次在参会人员的统计及名单制作中,她都亲力亲为,人员名单一个一个的进行核对,对不熟悉的直管部门、派驻机构自亲打电话落实:部门领导是否有变动、变动人员姓名、性别、职务……每一个字都不放过;会场布置中,最让人头痛的是主席台的席位牌排列、摆放,只要有人临时请假,座次就得重新调整,有时一上午几个会连开,中途只休会几分钟,要把席位牌摆好,看似简单,但确实需要认真细致才能不出差错。多年来,她负责的会议材料、参会人员名单、会场布置从未出过任何差错和纰漏。领导常说工作交给她就放心了。她的工作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个人也得到了组织的关心,2004年4月她被提拔为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2007年12月当选为县十四届人大代表,2008年1月又当选为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在这个“冷板凳”上,她一坐又是十年,媳妇熬成了婆,成了年轻的“老人大”,如今又成为区一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她并不是没有交流岗位的机会,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人大工作、无怨无悔。
当代表就要不怕得罪人
“得罪人我也要说”,这是李存兰的口头禅。在很多人眼里,人大是个养老的地方,“一杯茶,一张报纸就到下班”。但李存兰不这么认为,“‘一府两院’不作为是失职,人大监督不到位同样是失职,当代表就要不怕得罪人”。多年来,她说到做到。只要是人大常委会决议或决定的监督工作,她就义无反顾的抓落实,再难啃的硬骨头,也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筹措建设资金,积极探索融资方式,有的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变向融资,马龙也不例外。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规范地方举债行为的文件。李存兰多次在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上发言,她说:“我们虽然急需建设资金,但我们不能违法违规,政府不能,人大更不能”。在她的坚持下,该县政府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融资议案,没有提交常委会审议。
为了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监督,让财政的钱用在刀刃上,让老百姓放心。2016年,在她的提议下,该县人大创新开展了预算绩效监督工作,首次对该县第三中学 、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5个重点项目进行绩效监督,涉及财政预算资金2900万元。通过成立预算绩效评审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议,从法规政策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逐一评审,实现了财政预算资金使用专家说了算,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2017年9月1日,该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马龙县2016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审计查出违规或管理不规范资金数额较大、问题严重。为此,常委会针对审计工作报告专门作出了决议,要求县政府于年底向常委会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在整改过程中,李存兰多次组织督查组深入相关部门督查,监督决议落实。督查中发现月望乡、县政务管理局、县安监局3个部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不力,效果较差。她专门向主任会议做了汇报,引起了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2017年12月22日,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3个部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并启动了对3个部门的询问工作,首次通过马龙电视台向社会全程播放询问现场视频,有力推进了整改工作。2018年7月11日,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再次听取3个部门的整改报告,报告显示审计查出问题均得到了有效整改落实。
“部分单位7至12月份增资补发工资未按规定交纳个人所得税,这是偷税漏税行为,在社会上反映强烈、影响不好,希望相关部门严格查处,及时追回少交纳的税费,还社会一个公平。”这是2018年1月11日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2017年地方财政执行情况和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时多名委员的发言。作为常委会委员、财经工委主任,她认为自己有责任去监督。会后,她立即行动起来,多次与税务部门对接,了解各部门缴税情况。原来少数部门将增资额作为年终一次性奖金按3%扣个税,这与《个税法》规定的税率相差巨大,少缴60%左右的个税;有的部门直接发放现金,根本没有缴税。她与税务部门商讨追缴措施,带领督查组深入未交纳部门督促重新核算并交纳下差税金。在她的大胆监督下,所有未按规定交纳个税的部门,重新足额交纳,挽回税收,平息了议论。有人说她多管闲事,有人说这个社会就需要多几个像她这样爱管闲事的人,她说人大就要回应社会关切,绝不能当聋子、哑巴。
当代表就要为民代言
向“一府一委两院”及有关部门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既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也是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途径和行动体现。作为人大代表,在每一次人代会前,无论工作多忙,她都要挤出时间到选区走访群众,与村“两委”干部、选民座谈,了解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群众所盼所需的问题,为提出建议做准备。多年来,她先后提出《关于解决马过河镇鲁石至“寻沾”高速公路连通的建议》、《关于实施祙度片区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议》、《关于旧县集镇弱电系统入地设置的建议》、《关于将县城滨河路改为单行线的建议》等20余件建议,这些建议调查深入,情况清楚,有的放失,得到了县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及时办理,收到较好的效果,有效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会议期间,她认真研读报告,带头审议发言,先后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有针对性意见120余条。作为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前,她围绕会议议程,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视察、调研、检查,带着问题下基层,多看、多问、多思,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实际情况,还经常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咨询不清楚的问题和事项;会上,她认真听报告、读报告。审议中,她发言积极,语言精练,条理清楚,提出的建议贴近实际,易懂易行;尤其是在审议计划、财政等方面报告时的发言,表现出深厚专业素养,所提建议意见“接地气”。几年来,她先后提出审议意见300余条,并认真督促落实,推动解决了大量民生困难。
当代表就要为民办实事
多年来,她做的好事实事一大堆。机关退休老干部王自玉,因脑溢血瘫痪在床多年,妻子身体不好,俩孩子又带残疾,全家人靠王自玉老人的工资维持生活,成了机关退休干部中的特困户。老人的家境艰难,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先后帮助老人申请了职工救助保险、慢性病保险;多次到县民政局、县残联、县总工会、县直机关党工委了解困难职工救急救助、党员扶困政策,积极反映王自玉家的困难。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县民政局以贫困救助、县残联以残疾救助、县总工会以慰问困难职工、县直机关党工委以慰问困难老党员等方式对王自玉一家进行救助和慰问。10余年来,她穿梭在有救助和帮扶政策的部门,尽可能为老人一家多争取一点救济和补助;10余年来,她经常出入老人家里,为老人报销医保、职工医疗救助金,不遗余力的为老人一家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她的热心温暖着老人全家。机关离退休干部把她的办公室当作“家”,大事小事都找她唠叨。
2014年,小区门卫张国平的孩子得了“先心病”,她多方打听,得知团县委有一个“先心病”免费救助治疗项目。她立即向团县委咨询,不巧的是该项目已申报结束,在她的耐心诉说下,团县委的领导被感动了,决定直接将孩子的治疗材料报省青基会,争取“希望‘心’”救助机会,使孩子得到了及时救助。纳章镇龙洞村贫困户代木全,几年前因摔伤脑部留下病根,全家人失去了顶梁柱,家中有两个年迈的老人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患“先心病”,全家人挣扎在温饱线上,更不敢想孩子救治的事。2016年的一天,李存兰在走访群众中得知代木全家的情况,主动到他家走访,了解孩子的病情。为了不耽搁孩子的治疗,她叫上丈夫开着私家车,拉上复印机到代木全家中,复印所需的身份证、户口册等材料,到村委会打好各种证明,亲手把所需的一大叠表格填写好,交到县红十字会。在县红十字会的努力下,孩子得到救治。纳章镇曲宗村贫困户张兵权的孩子得了“先心病”,还是她帮助申请的“先心病”治疗项目。当同事们问起这事,她却笑道:“我们来做这事非常简单,他们做就难了”。
邻居严长蓉老人丈夫因病去逝,儿子在外地工作,是她在生活上像亲人一样经常照顾老人;邻居李活英老人双目失明,用竹棍当拐杖,是她到县残联为老人申请救助了盲人拐杖;马过河镇鲁石村委会黑石头村易地搬迁资金紧缺,是她多方反映,帮助争取到了地震安全示范村项目资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顺才老两口儿子减刑的消息是她带去的……这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都承载着她的善良和热心。
这就是李存兰,一位普通的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她履职担当不怕得罪人,她活泼开朗,人到哪里就把笑声、开心带到哪里,她乐于助人,别人的困难就是她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