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范仲淹其人(三)
范仲淹还在读书的时候,一天,他在寺院的一棵树下面看到有一个洞,他就把这个洞挖开,竟然挖出一坛白银。当时范仲淹生活很清苦,但是他看到这一坛白银,一点心都不动,立即把银子埋回了原处。到了范仲淹当了大官,有一天寺院里的人来找范仲淹帮助,请他修整一下寺院,结果范仲淹批了一个文,叫他带回去,告诉他说,就在你寺院里那棵大树下面,你们去挖,会挖出一坛白银,是够你们使用。寺院里的人回去后,真把白银挖出来。范仲淹的这种德行,保证了他有这么成功的一生,成功以后,仍不堕志向,一生都过着清寒的生活,他一辈子都不吃肉,自己的妻子儿女甚至没有见过玉器是什么样子,甚至出门时儿女都没有一件很好的服装。他不以家财来传家,他把家财统统都布施给贫寒的人,在家乡苏州溪园办义学。风水先生说,你家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将来会代代有人做官,他听到这样的话,说:“既然这是风水宝地,怎么可能只为我范家一家呢?应该捐出来为国家培养人才,让整个国家得益。”范仲淹兴办义学,为当时宋朝的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以孝悌传家!积德给子孙!范仲淹的儿子,也是大孝子。二儿子范纯仁,因为晚年要服侍父亲,两次拒绝朝廷的邀请,不肯出来做官,当他父亲走了之后,哥哥范纯祐病,也是他在家侍候,也两次拒绝朝廷的邀请。他说:岂可重禄食而轻父母。范纯仁最后还是当了宰相,也是一位贤臣。所以古人讲:忠臣出孝子之门。不无道理啊!
范仲淹以孝悌传家,把圣贤的风范演示给自己的孩子,孩子自然成为一个个有德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