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范仲淹其人(二)
有一次范仲淹和同学外出,遇到一位相面先生,范仲淹就请教这位相师,说:“你看我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位良相?”这位算命先生看了看他,沉默了一下,说:“你这个口气怎么这么大?怎么想做宰相!”范仲淹心想看样子做宰相没指望,又改口说:“那我将来能不能做一个良医呢?”这位相师奇怪。过去,医生和老师都是很清苦的,收入都很微薄,老师是不会向学生要学费,学生根据家庭,愿给多少给多少(正如孔子只收一条干肉就可上学)。医生也是如此,给病人看病,是绝对不会开口要钱。医生和老师虽然生活很清贫,但在这个社会里,非常令人敬仰,因为他有德!
这位相师很奇怪,一开始他想当宰相,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下又掉到当一个医生,这么个清贫的行业。范仲淹就告诉他,良相可以救人,良医也可以救人。如果我当不了良相,没有当宰相的命,不能帮助天下老百姓,我也要当一个医生,来为世人救死扶伤,相师听了范仲淹这番话,非常感动,就说了一句:“你真宰相心也!你虽然现在不是宰相,你的心已经是宰相了。”果然,范仲淹苦读8年后,考中了进士,当了官,后来真的做了宰相。
范仲淹一生做官,建功立业,到哪里都受到百姓的欢迎爱戴!虽然一生四上四下,也绝对不会因为自己暂时的不得志而抑郁,写下了《岳阳楼记》这千古名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诗句,是老人家一生博爱的写照,他的俸禄拿来周济贫寒的人,不计前嫌,给自己的家人、族人很多奉养,甚至在家乡买了一千亩的义田,让族人耕种,帮助他们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