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人大常委会:履职平台建设运行实现“五个再提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要闻 > 正文

马龙区人大常委会:履职平台建设运行实现“五个再提升”

发布日期:2025-08-07    来源:马龙人大    作者:余成连 李国顺

 今年以来,马龙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四个机关”建设要求,深入贯彻执行《代表法》,坚持“学习建家、制度持家、活动兴家、文化暖家”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全力打造具有曲靖辨识度、马龙特色的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实现了“五个再提升”,让“小平台”发挥了“大作用”。截至2025年6月,马龙区共建成人大代表之家1个、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4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10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点)65个,实现全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全覆盖。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814174458.jpg

 制度化建设再提升

马龙区人大常委会着力完善制度运行机制,用好用活评价激励“指挥棒”,激发了代表履职动力。“家站室点”建立和完善代表活动、接待联系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收集反映等制度机制,明确各级履职平台负责人和联络员,确保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责任压实到位,依法规范化开展履职活动。落实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分管联系委(室)督促指导乡镇、街道,乡镇人大主席团(人大街道工委)成员督促指导村(社区)履职平台建设运行工作机制,确保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运行督促指导到位;落实代表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制度,面对面听取选民意见建议,接受选民监督;落实履职平台评价和代表履职评价“双评价”机制,晒出“成绩单”,定期评比表扬,激活代表履职的“一池春水”,推动代表履职有目标、有成效、常态长效。“现在将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群众)点设在了党群服务中心,公示了代表信息和二维码,亮出了代表身份,让代表接待选民更接地气了”区人大代表赛福忠说。


 实体化运行再提升

 马龙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要求,以“家、站、室、点”四级履职平台为载体,通过“高位统筹、融合共建、专业赋能、主题活动、特色创新”五项措施,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跃升,搭建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打通了代表履职、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新动能”。为推进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实体化运行,切实发挥功能作用,马龙区人大常委会高位统筹,提出“五个一”工作目标。人大代表之家重点开展“代表履职我来讲、群众建议恳谈会、代表建议直通车、基层法治微课堂、代表才艺大展台”五项工作,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人大制度等知识,交流代表履职经验;收集处理代表和群众意见,实现代表建议收集处理常态长效,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宣传法律法规,提供法律服务,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展示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814174506.jpg

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重点开展“作好专项审议(审查)、做好专项民意收集、抓好专项督办(督察)、做好专题调研、参与专项视察”五项工作,实现提升一批专业人大代表的综合履职能力,开展一系列联系选民、服务人民群众的专业化活动,提出一批高质量专业化的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推动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人大代表活动品牌的目标。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重点开展“接待服务群众、视察调研、监督助推、主题活动、汇集民意”五项工作。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点)重点开展“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暖民心”五项重点工作。2025年以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围绕“五个一”工作目标,开展代表履职活动360余次,收集处理代表和群众意见680余条。通过开展“五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汇集反映民意,监督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专业化水平再提升

马龙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家站室点”专业化建设,创新“专业代表+”模式,依托区人大各专委、常委会各委(室)在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办公区域设置法治马龙、旅居产业、高原特色农业3个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在马龙产业园区设置产业园区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在零工市场、政务服务中心、土瓜冲旅居村、东光工业片区等设置专业人大代表联络室点16个,推进专业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与工业园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旅游景点相融合。专业人大代表履职平台秉持“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的理念,立足“专、精”定位,在“专”字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精心选题,组织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接待、专项督办、专题调研、专项监督、专项民意收集,发挥专业特长、汇聚专业力量、贡献专家智慧,探索出一系列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助推发展的成功经验,让代表履职更“尽责”,提出建议更“专业”,群众问题解决更“高效”,丰富了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了联系渠道,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5年以来,各级专业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共开展专业化活动40余次,收集专业化建议80余条。

3.jpg

责任化体系再提升

马龙区人大常委会压紧压实责任,引导代表围绕“五个一”履职尽责,即“宣讲一次人代会精神、提出一条高质量建议、办好一件民生实事、参与调解一次矛盾纠纷、报告一次履职情况”。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率先垂范,定期下沉乡镇、街道、村(社区),进“家站室”接待群众,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协调落实,办成了一大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实事。同时,在“五方面”持续用力,督促代表履职尽责。一是抓实代表回家进站入室活动。在区人大代表之家安排工作人员工作日值班,接待代表和群众,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在10个乡(镇、街道)代表工作站和60个村(社区)代表联络室全面开展代表进站入室接待群众活动,确定固定接待群众日,排出值班表,利用赶集日、节庆活动日等时间节点,安排代表分批分期接待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收集民意问题,办好民生实事。2025年以来,共开展代表回家进站入室接待选民活动126次,接待群众6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60多条;坚持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代表集中履职活动,2025年以来,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开展视察、调研、督查、评议等集中活动280余次,充分发挥了督促助推作用。二是抓实“五联”工作。严格落实主任会议组成人员联系委员、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主席团成员(人大街道工委成员)联系代表、专工委联系代表制度,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变“办公室坐诊”为“定期出诊”,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村民活动场所,围绕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问题,与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民声、汇聚民意。三是抓实代表参与“大信访”工作。认真执行《信访工作条例》,建立人大代表参与“大信访”工作机制,引导人大代表参与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助推基层社会治理。2025年以来,全区人大代表共参与矛盾纠纷调处300余件次,解决了一系列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痛点堵点问题。四是抓实民生实事办理。持续开展“我为选民办实事”活动,引导人大代表力所能及为选民办实事做好事,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2025年以来,全区人大代表共办实事360余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纷纷点赞好评。五是抓实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严把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质量、办理、督办、答复、测评”五个关键环节,通过重点建议督办测评,让建议落地有声,切实把代表的“金点子”转化为促进发展的“金钥匙”。同时建立健全人代会期间代表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口头发言审议意见和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处理机制,形成代表建议常态化收集处理闭环,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见行见效。

4.jpg

数据化运用再提升

马龙区人大常委会主动融入数字化发展浪潮,加快“智慧人大”建设步伐,以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为契机,以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为载体,全面推进线上履职平台建设,搭建线上代表活动阵地,以“数字人大”建设赋能人大代表履职提升,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活动一一对应、履职情况全记录,学习知政全覆盖,联系群众全贯通,建议办理全闭环,点对点服务更暖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数据统计分析共用、工作调度联动、代表履职评价互通,为代表和群众提供全天候、便捷化服务。一是着力增加信息化设备。建成视频会议室,实现与曲靖市人大常委会视频会议系统连接。目前已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频学习交流会议2次。实现“家站室”电脑、显示屏全覆盖,通过互联网与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无缝对接。二是全面公示“家站室”二维码和“代表码”,让群众随时可以扫码向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和代表提出建议意见。目前已经收到群众建议289条,均得到及时回复,所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办理,实现了“手机扫一扫、马上见代表”。三是全面运用云南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人大代表信息查询统计、民情民意管理、议案建议处理、意见征集管理、短信文件收发、知情知政管理、学习园地管理、会议阅文管理、我的会议、系统文档等模块,为代表提供全方位履职服务。四是全面开展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和代表履职“双评价”工作,通过系统自动统计分析,对履职平台和代表履职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区人大常委会可以通过通报表扬等多种方式激励各级履职平台认真组织开展代表履职活动、提供高质高效服务,激励人大代表更好履职为民。截至目前,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平台高效运行,线上线下活动一一对应,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履职活动、申报履职事项。